<錢溏>錢塘江 2024

錢塘江

錢溏 2018.09.23兩岸中國夢/一年一度錢塘江「觀潮」驚險直擊...,錢塘-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Wikipedia,錢塘江-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Wikipedia,錢塘江大橋-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Wikipedia,錢塘縣-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Wikipedia,钱塘潮(浙江省钱塘江大潮)_百度百科,钱塘观潮(自然奇观)_百度百科

錢塘江

  此條目介紹的是古名為浙江的河流。關於其他用法,請見「浙江 (消歧義)」。

錢塘江,古名浙江、漸江、淛河,又稱之江、折江、羅剎江,是中國浙江省第一大河,發源於安徽省黃山,流經安徽、浙江二省,河流全長688公里,流域面積5.56萬平方公里,占省域面積的一半以上。年均流量442.5億立方公尺,河口潮汐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472萬千瓦特。錢塘江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

錢塘江其北源(正源)新安江出自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青芝埭尖,進入浙江後經過淳安縣,在建德市梅城鎮會合錢塘江的南源蘭江。南源蘭江各段分別稱為馬金溪、常山港、衢江、蘭江。兩江匯合後稱富春江,又流經桐廬縣匯集分水江、富陽區至杭州市區,杭州以下,納浦陽江後始稱錢塘江,此後為蕭山區、海寧市、上虞區等的界河,在海鹽縣與慈谿市之間注入杭州灣。曹娥江被認為是錢塘江最後一個大支流。

杭州錢塘江邊的錢江龍雕塑

一般認為,錢塘江古稱「浙江」,亦名「折江」或「之江」,最早見名於《山海經》,自三國時期開始有「錢唐江」的稱謂,原來指代流經錢唐縣(今杭州)的河段,自民國時期開始指代整個流域。杭州一帶江流曲折,風波險惡,故也有「之江」的稱呼[1]:63。錢塘江還有名羅剎江,得名於江心有石,為秦望山餘脈,船隻來往於此波濤洶湧。[2]據舊志,羅剎石在今南星橋、浙江亭一帶,《舊五代史》稱錢鏐為修建捍海塘挖平江中羅剎石,而後世方志多認為錢塘江泥沙淤積導致羅剎石埋入江岸自然消失。[3]

民國《杭州府志》引清代阮元《南江圖考》,認為「浙江」即《禹貢》中的南江,為大禹導通長江後,長江匯入太湖再至臨平湖,於今日杭州東北入海的河道,而今天的錢塘江是古代的「漸江水」,「漸江水」和「浙江」不是同一條江,「浙江」之名是在後來為錢塘江所冒用[4]。清代的郭嵩燾[5]、魏源[6]以及近代的郁達夫[7]均認同阮元的觀點。

明代《海塘錄》認為,「浙江」和「漸江」本指同一條江,因為北方人沒有來到南方遂取「漸江」之名,司馬遷在《秦本紀》早就將錢塘江作為浙江[2]。王國維也在《浙江考》否認阮元觀點,認為乾嘉以來區分浙江和漸江水的做法並不可取,稱:「乾嘉諸儒過信其說,不復質之古書,是末師而非往古,重傳說而輕目驗,吾不能從之矣。」[8]現代歷史地理學家陳橋驛等人在《水經註》註釋中稱「漸」「浙」「淛」本是一音之轉譯,因為古代浙江在越國故地,通行越語,因而為越語的音譯,「浙江」「漸江」以及《莊子》中的「淛河」都是指代錢塘江,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始終以「浙江」稱呼是也表達其不認可《水經》用「漸江」之名。[9]

水文地質[編輯] 地質構造與發育[編輯]

錢塘江水系的形成和地質構造運動有關。受地質構造運動影響,從元古宙到中生代錢塘江流域產生了西南向東北和東南到西北兩組主要斷裂線,西南向東北走向的是浙江地區斷裂帶的主體,包括了江山-紹興、常山球川-蕭山、馬金-烏鎮等斷裂線,錢塘江幹流即沿著這一斷裂帶發育。同時東南到西北走向的斷裂帶為前一斷裂帶派生的斷裂帶,錢塘江支流的發育主要和這些斷裂帶有關。錢塘江流域因為不同組斷裂帶的交織形成了褶皺山地典型的格子狀水系,其中嵊州市附近由於有三組不同方向的褶皺存在,形成了以嵊州市為中心的扇形水系。[1]:63

錢塘江流域山谷縱橫交錯,多盆地夾雜其中,不同盆地間以峽谷相互勾連,不同時期的斷塊活動和岩漿運動又使得盆地構造多樣化,其主要水系發育於侏羅紀、白堊紀,尤其是白堊紀晚期燕山運動中形成的紅層盆地,造就了漸江、新安江、衢江等河流的發育。錢塘江河谷沿著斷裂帶發育,因而侵蝕受到斷裂帶限制,河谷較為狹窄,河道的階地層次較多,河槽較為平直穩定。由於斷裂帶通常向西北偏移,因而河道往往偏向左岸,左岸斷崖較多,而右岸多河道漫灘,地勢低平。[1]:63-64

根據石油勘探和地質調查的結果,錢塘江流域在白堊紀燕山運動後盆地匯集的水流尚壅塞為湖泊無法出海;第三紀早期燕山運動形成的盆地開始了削高填低的過程,部分河流由於地勢平緩形成河曲;第三紀中葉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後沿海地區沉降,後期浙江西部地區地勢抬升,河水沿著舊有河道下切形成深谷,部分河曲下切為深切河曲,至此錢塘江山地的谷地基本定型。第四紀以來,氣候變化頻繁,平原河口地區由於海進海退河道變化頻繁。更新世早期和中期,距今一兩百萬年,古錢塘江沿著海寧斜橋、嘉興、金山、奉賢、川沙一路注入長江河汊。更新世晚期距今18萬年前,海平面上升至今天海鹽、嘉興一帶,後又到今天湖州、塘栖、臨平、七堡一線。距今2.5萬年前海平面開始下降,今杭嘉湖平原成為低緩的台地,古台地與西部山地之間可能存在古錢塘江河汊直達太湖,而古台地東南海鹽、金山一帶可能存在古錢塘江另一河道東北延伸至今上海市區。末次冰期後海平面上升至今日海平面左右高度,長江入海口尚在揚州、鎮江一帶,而海水淹沒平原地區直接與浙江東部山地接觸,錢塘江河口尚在今天的富陽一帶。之後,長江三角洲發育迅速,在潮流和季風共同作用下長江沙嘴向東南發育,並最終與錢塘江北岸沙嘴會於今天嘉興平湖市王盤山列島一帶,錢塘江南岸也憑藉海潮泥沙和山水裹挾的泥沙形成南岸海岸線,距今五六千年前初步形成了喇叭形河口。隨後隨著潮水上下遊走的泥沙堆積在上游來水和下游涌潮交匯的河口段,形成高於上下游地勢的河口沙坎,從而構成了錢塘江特殊的地貌形態。[1]:64-65

從南向北三條主要斷層帶分別為江山-紹興、常山球川-蕭山、馬金-烏鎮斷裂線

河口變遷與河道變化[編輯]

錢塘江河道自閘口以下兩岸皆是平原,主槽在兩岸不斷搖擺,屬於遊蕩型河道。錢塘江江口屬於典型的喇叭形河口,在杭州灣灣口處寬98.5公里,至澉浦則只有20公里作用,到了鹽官一帶則只有約11公里,到閘口段河道僅寬1公里左右。錢塘江外海來沙豐富,在澉浦截面每日尋常潮水漲落水量達到32億立方公尺,進出泥沙2000多萬噸。泥沙在乍浦與聞堰之間形成一個隆起的沙坎。[10]:6

在河口平原形成之初,錢塘江河口段南北兩岸分別有古姚江和古東苕溪、東江[註 1],但由於江潮泥沙淤積,古東苕溪下遊河道廢棄轉而向北流淌,而姚江也改向東流注入甬江,作為太湖出海口的東江也完全淤塞。同時北部海岸線向被收縮,向東擴張,南部則一直北進。4世紀時王盤山尚是東晉屯兵之所,但到了12世紀已經在海中,至明末清初(約15世紀),北岸海岸線已經和今天大致相當,且由於修築海塘和秦山、尖山等山地阻隔,海岸線向北侵蝕速度放慢。南岸海岸線在最早在西興、翕山一線,隨後一路向北淤積長約8公里,11世紀海岸線開始收縮,至14世紀恢復到最早的位置,18世紀又恢復11世紀的位置。[1]:65

錢塘江河口段在歷史上多次改道,先後有過南、中、北三流道,並最終穩定在北部流道上。清代學者將南中北三流道稱為錢塘江三門,即北大門、中小門、南大門:北大門在青龍山、白虎山與鹽官海塘之間,中小門在赭山和白虎山之間較為狹窄,南大門在翕山和赭山之間。[11]:41

錢塘江潮[編輯] 杭州的錢江大潮,2009年8月7日

錢塘江河口是典型的喇叭形河口,內口小,外口大,在最外側蘆潮港至外游山連線河口寬度有98.5公里;到了澉浦一帶則只有19.4公里,潮水水位也比外側增加了一倍,多年平均5.58公尺,最大記錄8.93公尺;自澉浦以上,河床逐漸迅速升高,水深變淺,因而形成錢塘江潮水,自海寧尖山開始,溯江百餘公里,至杭州閘口後逐漸消失。錢塘江潮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二:一即其喇叭形河口的地貌特徵擴大了潮水的能量,導致潮水水位較高;二即澉浦以上河段存在的巨大沙坎,導致河床迅速抬高。古人對潮水的成因早有認識:東漢的王充在《論衡》就談及涌潮隨著日月盈虧變化,進入河道中由於水深較淺而激起潮湧;北宋的燕肅則在《海潮論》提出錢塘江潮水作用於河口的沙坎,潮水的前鋒受阻而後浪堆疊形成潮高。

錢塘江涌潮在尖山一帶向上游進發,在海寧八堡與尖山之間遇到江中沙洲會產生分叉,分為南潮和東潮,之後在沙洲後二潮相會形成水勢更高的交叉潮,交叉潮若是遇上丁壩等障礙物,激起的水柱可以達到8-10公尺左右,高於海塘的高度。朔望大潮時,海寧八堡至鹽官一帶涌潮高度可以達到1-2公尺,在杭州閘口一帶高達1公尺,海寧八堡最高的單股涌潮可以達到3公尺;潮水速度一般在5-7公尺每秒,最大有12公尺每秒的記錄。除去地月變化的影響,錢塘江河道的沖刷對於海寧以上潮段也有著很大影響,每年3-7月梅雨季節汛期水流沖刷下,錢塘江河床沖刷變深,因而至農曆八月十八時自古為觀潮的節日,而到了冬季錢塘江水量減少河道泥沙淤積,潮水水位則不如前。錢塘江河口的變化也影響著潮水:在明清以前,錢塘江河口在南大門,河道較為順直,因而杭州一帶觀潮頗為昌盛;而到了明清江口改在北大門,海寧一帶遂為觀潮的最佳地點;近年來,由於江口的進一步縮窄,交叉潮最大潮進一步下移至海寧十堡至新倉一帶。[1]:82-85

錢塘江下游及杭州灣海岸線變化[1]:65

錢塘江河口變遷(澉浦在右上角未畫出)[1]:66

錢塘江流域西以天目山、黃山和懷玉山脈區隔於長江流域,南止於仙霞嶺與甌江流域為鄰,東拒大盤山、四明山、天台山與甬江、椒江流域相鄰,以北為太湖流域。錢塘江自南源以下,依次稱齊溪、馬金溪、常山港、衢江、蘭江,於浙江建德市梅城鎮會北源新安江後稱富春江;在杭州市蕭山區聞堰街道附近納浦陽江後稱錢塘江,自杭州以下河道不斷拓寬,在紹興市曹娥江大閘附近右受曹娥江水,在嘉興市海鹽縣澉浦鎮長山閘與餘姚、慈谿兩市交界處西三閘連線(寬度19.4公里)後進入杭州灣,最後在上海蘆潮港閘和寧波市鎮海區外游山連線(寬度98.5公里)注入東海。[10]:1

錢塘江幹流各區段對比[12][10]:1,17 區段 區段名稱 長度/公里 流域面積/平方公里 河流比降/% 起始位置 上游 北源 新安江 359 11674 3.7 安徽省與江西省交界六股尖至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鎮 南源 馬金溪 303 1011 7.1 浙江省開化縣馬金溪源頭至華埠鎮與池淮港、龍山港匯流處 常山港 3385 4.4 華埠鎮三溪匯流處至衢州市區江山港、常山港匯流處 衢江 11477 3.1 江山港、常山港匯流處至蘭谿市區衢江、金華江匯流處 蘭江 19468 2.6 安徽省休寧縣青芝埭尖至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鎮 中游 富春江水庫以上 富春江 102 38318 2.9 梅城鎮至至杭州市西湖區雙浦鎮東江嘴 河口區 富春江水庫以下 河口段 杭州閘口以上 錢塘江 122 41945 2.8 東江嘴至杭州市上城區南星街道閘口 嘉興澉浦以上 49876 2.3 閘口至海鹽縣澉浦鎮長山閘與餘姚、慈谿兩市交界處西三閘連線 河口灣 杭州灣 75 55558 不適用 海鹽縣澉浦鎮長山閘與餘姚、慈谿兩市交界處西三閘連線至上海蘆潮港和寧波市鎮海區外游山連線 幹流 自新安江源頭起至杭州灣口 (錢塘江幹流) 658 錢塘江源頭和河口位置尚存在爭議,此處主要參考《錢塘江志》和《中國河湖大典》,爭議詳見下文 自蘭江源頭起至杭州灣口 612 備註:長度數據依照《中國河湖大典》更新 上游幹流[編輯]

錢塘江上游存在爭議,主要有新安江和蘭江(上游即衢江)兩種說法。新安江說最早出自《山海經》,《海內東經》記載「浙江出三天子都」,而三天子都具體指代哪裡仍有爭議,東晉的郭璞則稱三天子都為新安郡的三王山,將新安江作為錢塘江的正源。後世的酈道元《水經注》、《雍正浙江通志》都採納了這種說法,認為錢塘江幹流為新安江。《清史稿》以及王國維的《浙江考》也認同這一觀點。然而由於錢塘江南面水系覆蓋面積較大,後世的作品在肯定錢塘江正源為新安江的同時,也會認為錢塘江有南北兩源乃至三源頭,例如《明史·地理志》中稱錢塘江有新安江、信安江(蘭江)、東陽江(金華江)三個源頭,1940年代中華書局出版的《最新中外地名大辭典》中稱錢塘江有三源頭,但以蘭江為主線描述錢塘江。1950年代,上海水力發電設計院和浙江省水利廳組織聯合流域性水利考察,發表《錢塘江流域查勘報告》,認為錢塘江上游正源為衢州馬金溪(下游即衢江、蘭江),源出浙、皖、贛三省交接的蓮花尖。由於此報告流傳較廣,蘭江說也為人所認可,譬如1959年出版的《浙江自然地理》就採納了水利電力部的蘭江說。1981年,浙江日報記者聞嬌、傅侃等同志,通過航拍測繪和實地考察,認為馬金溪的源頭應在安徽省休寧縣板倉附近的青芝埭尖,否定了蓮花尖為源頭的看法。[13]1983年,浙江省科技協會組織「錢塘江河源河口科學考察隊」,經過兩年時間查清錢塘江河源和河口的具體細節:根據調查得出的數據,考慮到以新安江為源頭長度較長,如果按照習慣性的源遠流長,以新安江為錢塘江正源頭。[14]

《錢塘江志》考慮到河源的確定也有以徑流大小為判別依據的,且蘭江流域流域面積為新安江的1.67倍,採用了錢塘江二源的說法,以新安江為北源,蘭江為南源,金華江為最大支流,曹娥江為第二大支流。同時20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組織編寫的《中國河湖大典·東南諸河、台灣卷》將蘭江定為錢塘江源頭[10]:1。新安江發源於安徽省休寧縣六股尖東坡,源頭海拔1350公尺,北流約20公里匯龍溪後稱大源,東北流約17公里匯小源後稱率水,之後在休寧縣匯集沂源、新嶺水、汊水等河流,在屯溪境內匯橫江後稱漸江,東北流21公里至浦口納練江後稱新安江(亦有稱屯溪以下即新安江)。新安江東南流經淳安、建德,納雲源港、東源港等河流,穿過銅官峽谷(即新安江水電站所在地),流至梅城東與蘭江匯合後稱富春江。幹流長359公里,流域面積11674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境內6025平方公里,浙江省境內5645平方公里,江西省境內4平方公里。蘭江發源於安徽省休寧縣青芝埭尖北坡,源頭海拔810公尺,匯流後在安徽省境內為龍田溪,流入浙江省內後為齊溪,至馬金鎮右匯何田溪後稱馬金溪,匯村頭、中村諸溪後稱常山港,入常山縣境。至衢州市區西南郊雙港口,匯江山港後稱衢江,再至蘭谿市內納金華江後稱蘭江。蘭江北流至建德縣梅城鎮東與新安江匯合後稱富春江。幹流長303公里,流域面積19468平方公里。[1]:67

正在關注...

2018.09.23兩岸中國夢/一年一度錢塘江「觀潮」驚險直擊 ...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錢塘江觀潮時期,每年中秋節前後,浙江的錢塘江潮,號稱是人生必看,尤其農曆"八月十八潮...

錢塘

錢塘或者錢唐可以指代:.錢塘江,中國浙江、安徽河流;錢塘湖,即杭州西湖;錢塘縣,在今中國杭州.借指代杭州·錢塘(乾隆進士),中國清代學者 ...

錢塘江大橋

錢塘江大橋的鐵路和公路橋面通車(及其隨後的主動毀橋),不僅幫助了中國軍隊從後方的緊急調動和戰時物資傳輸,而且為當時的政府機關和浙江省北部(特別杭州 ...

錢塘縣

錢塘縣,也作錢唐縣,是中國浙江省杭州地區歷史上的一個舊縣名。明、清時為杭州次縣,排名在仁和縣後。其界限東抵清泰門、正西至餘杭長橋、向西南延伸至 ...

钱塘潮(浙江省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位于我国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为钱塘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海潮到来前,远处先呈现出一个细小的白 ...

钱塘观潮(自然奇观)

钱塘观潮是一种自然奇观,也是浙江省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中秋佳节前后为观潮最佳时节。始于汉魏,钱塘潮分为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农历八月十八的 ...

深山牧場壽喜燒

地址:新北市土城區青雲路95-1號

電話:歡迎提供

尋飽鍋物料理

我們是尋飽,在每個四季為您送上我們為您鋪呈的莊園,精心熬煮的鍋與遠渡重洋的壽喜燒,每一口的精緻都是我們最誠摯的呈現,且談麻辣殘留舌尖的餘韻,昆布清爽濃厚的味感,藥膳十全滋補而清香,紅麴酒香入喉不醉...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75-1號

電話:歡迎提供

千山獨享鍋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得和路253號

電話:歡迎提供

火鍋世家(板橋文化店)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二段386號

電話:歡迎提供

黑媽臭臭鍋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沙崙路197號

電話:歡迎提供

梁季港式小火鍋(大同店)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大同街18號

電話:歡迎提供

大汗漢式風味鍋(板橋 松柏店)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松柏街18號

電話:歡迎提供

大呼過癮臭臭鍋(中和員山店)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員山路169號

電話:02-2222-8133

京冠町

地址: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二段33號

電話:歡迎提供

阿嬤ㄟ臭臭鍋

地址:新北市汐止區忠孝東路464號

電話:02-8647-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