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朝鮮>朝鮮日治時期 2024

朝鮮日治時期

京城朝鮮 京城-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Wikipedia,京城帝國大學-维基百科,京城帝國大學-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京城府-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京城府-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Wikipedia,京城府-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京城府-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Wikipedia,京城府民館事件-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京城府民館事件-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Wikipedia,京城府民館事件-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朝鮮日治時期-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朝鮮首都-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Wikipedia,朝鲜总督府-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朝鮮日治時期

此條目之中立性有争议。其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 (2020年7月7日)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讨论页。

朝鮮日治時期,韓語圈稱日帝強佔期(朝鮮語:일제강점기/日帝强占期 iljegangjeomgi),日本稱日本統治時代(日语:日本統治時代/にほんとうちじだい Nihon tōchi jidai),是指1910年8月29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大日本帝國)統治朝鮮(朝鲜半岛)的時期。1910年8月22日大韓帝國内閣总理大臣李完用與大日本帝國代表寺内正毅簽訂日韓合併條約,8月27日大韓帝國正式滅亡,成為日本殖民地。朝鮮併入大日本帝國,由朝鲜总督府管治。朝鮮總督府所在地為京城府(今首爾特別市)。

日本统治朝鲜共35年。初期采用强硬手段统治。后因民族主义运动不断,在三一运动发生后,日本开设学校,开办报章,加强皇民化运动促进内鲜一体。1940年代起,由于中日战争旷日持久以及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开始在朝鲜征召士兵并投入战场。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并撤出朝鲜。戰後,朝鲜被美国和苏联分为南北两块分别占领,并分别建政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日本殖民者将朝纳入其经济计划体系,在学校、铁路以及基础设施上大量投资,使朝鲜实现高速工业化[2]。然而由于工业化目的为服务日本本土,因此日本殖民者在工业化进程中大量剥削朝鲜人民[3]。

2010年8月10日,時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菅直人就《日韩合并条约》签署100周年发表首相谈话,在谈话中他就日本过去对韩国(朝鮮)实行的殖民统治表示反省和道歉:「韩国人民因违背本意受到殖民统治,民族自尊受到严重伤害。对于殖民统治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痛苦,日本政府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4]

日治时期在韩国的称谓有日帝强占期(일제강점기/日帝强占期)、日帝时代(일제시대/日帝時代)、日帝殖民统治时代(일제식민통치시대/日帝植民統治時代)、倭政时代(왜정시대/倭政時代)、日帝暗黑期(일제암흑기/日帝暗黑期)、对日本战争期(대일본전쟁기/對日本戰爭期)、对日抗争期(대일항쟁기/對日抗爭期)、国权被夺期(국권피탈기/國權被奪期)等。其中,“日帝強佔期”一词收录於韩国《标准国语大辞典》[5]。至於現今日本則多用「日本統治時代」(日本統治時代)稱呼之。

日韓併合[编辑]

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後,將原本朝鮮王國的宗主國滿清逼退,不過在俄羅斯帝國干涉下朝鮮王國由親日轉為親俄,朝鮮王國也改為大韓帝國,日本在日俄戰爭擊敗俄羅斯後俄國勢力退出朝鮮半島,与日本签订《乙巳条约》,成為日本的保護國;日本亦在朝鲜建立了统监府。日政治界對韓國問題頗多關注,認為應該要立即性的合併,唯有首任內閣總理大臣、韓國統監、時任貴族院議長的元老伊藤博文因為國際觀感因素,強力反對立刻併吞韓國,認為應該保留大韓帝國的國號、部份行政權與立法權,成為日本的保護國與緩衝國,並且在顧及被統治者意願的情況下,漸進完成併合的目標。1909年7月日本內閣會議決定併吞韓國的方針,伊藤堅持並提議暫緩施行,希望未來內閣能改變主意。[6]。重視國際協調的伊藤博文,與山縣有朋、桂太郎、寺内正毅等意圖向大陸擴張的陸軍軍閥經常衝突。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在中國東北的哈爾濱站遭到朝鮮民族主義者安重根暗殺身亡。伊藤死後,日本隨即併吞韓國。

1910年5月,陸軍大臣寺内正毅被任命為大韓帝國統監,負責完成合併朝鮮的任務。1910年8月22日,大韓帝國總理李完用與寺内正毅簽訂具有法理争议[7][8]的《日韓併合條約》,寺内正毅成為事實上的第一任朝鮮總督。大韓帝國皇帝陛下之一切統治權永久讓予大日本帝國天皇陛下(併合條約第一條)、大韓帝國正式滅亡,日本正式吞并朝鲜半岛,改统监府为朝鲜总督府,进行殖民统治。从此时至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朝鲜半岛[9]。日本在朝鲜建立宪兵警察制度(1910年宪兵警察7,712名,其中朝鮮人4,440名[10]:122)用以镇压朝鲜人反抗,并对言论结社自由进行限制。

史称“武断统治”时期或“宪兵警察统治期”(헌병경찰통치기)。在武断统治时期,朝鲜总督府掌握朝鲜半岛的立法、行政和军队调动权,不受日本内阁控制,直接对日本天皇负责。自大韩帝国沦为日本保护国后,朝鲜民族主义运动兴起,义兵运动、国权恢复运动等民族运动持续不断,因此日本殖民者在并吞朝鲜之后,以镇压朝鲜民族主义运动为由,剥夺朝鲜人的权利,实行暴力的宪警统治。[11]

李王家[编辑]

朝鮮純宗退位后被封為李王,有介於日本皇族和華族之間的「準皇族」待遇。李王李垠与方子女王(后改名李方子)结婚,在东京府赤坂设邸宅。二战后丧失爵位。

三一運動[编辑]

1919年高宗去世。3月1日在為高宗舉行國葬時,朝鮮民眾藉機在各地遊行,韓國獨立運動者在京城塔洞公園發表了獨立宣言,要求韓國獨立,是為三一運動。估計約有200萬人參與了遊行。遊行被日本政府暴力鎮壓,被逮捕的人數超過了全朝鮮監獄所能容納的最大人數:根據韓國方面的報告,46,948人被逮捕,7,509人被殺,15,961人受傷;而日本方面的報告则显示有8437人被捕,553人死亡,1409人受傷[12]。

1919年朝鲜半岛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挑战日本殖民统治的起义,随之而来的是民族主义风潮的空前高涨以及大规模的血腥镇压。三一运动的爆发也迫使日本改变了殖民政策。1920年代,日本实行“文化统治”(朝鮮語:문화통치/文化統治),按照阶层对朝鲜人进行差别对待,培养亲日知识分子,煽动阶级矛盾,动摇民族主义的根基,因此此时期也被称为“民族分裂统治期”(朝鮮語:민족분열통치기/民族分裂統治期)。《东亚日报》《朝鲜日报》亦在此时期创办。[13]

臨時政府[编辑]

韓國獨立運動者1919年3月21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4月11日在上海、4月21日在京城成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反抗日本的殖民統治。後來三個組織合而為一,11月4日召開第一次會議,象徵一個有功能的臨時政府的開始。

殖民政策的改變[编辑]

在獨立運動以鎮壓收場後,日本政府改變了統治策略。受到三一運動和大正民主的影響,軍事政府被文人政府替代,容許有限出版自由;東亞日報和朝鮮日報在1920年創立。為了培養殖民地的人才,總督府在1924年成立了京城帝國大學。

1930年代起主要实行“同化政治”,韩国称为“民族抹杀统治期”(朝鮮語:민족말살통치기/民族抹殺統治期)。作为皇民化运动的一部分,日本宣称“内鲜一体”“日鲜同祖”,向朝鲜人灌输日本精神,实行思想控制。1939年日本曾颁布“创氏改名”令,允许朝鲜人更改日式姓名。中国抗日战争以及太平洋战争期间,国民精神总动员也适用于朝鲜,日本军征召朝鲜籍日本兵。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号召朝鲜人全身心投入“大东亚圣战”,加强对朝鲜的同化宣传。[14]

第二次世界大戰[编辑]

由於朝鮮2000多萬的人口確實是一大人力資源,1943年起,日本開始向朝鮮徵兵。另一方面,許多朝鮮勞工被派到日本、桦太及東南亞從事勞力工作,許多人至今仍然留在日本和桦太。日本还在朝鲜征调大量慰安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許多朝鮮志願兵加入了中國、美國及蘇聯的軍隊,參與了在中國及太平洋的對日戰爭。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則在1945年2月正式向日本和德國宣戰。

日本投降[编辑]

1945年美軍轟炸機在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大日本帝國在8月15日無條件投降,結束了日本對朝鮮半島35年的統治。

隨後,根據當時美国和苏联兩國秘密達成的雅尔塔协议,1945年8月21日,當時的蘇聯軍隊占領了平壤,並佔領三八線以北地區。1945年8月25日美軍登陸仁川,並佔領三八線以南地區。1945年9月8日,美國遠東軍司令部在半島南部成立駐朝鮮美軍政廳(USAMGIK),北部由蘇聯軍事政府託管,盟军托管朝鲜时期開始。但當時流亡在中國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未能回國組建過渡政府。最终在美国和苏联的分别支持下,朝鲜半岛在1948年被新成立的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三八线为界分割统治。但隨後因爆發美蘇冷戰,1950年爆發了朝鲜战争。最終,朝鲜战争交戰各方于1953年簽訂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鮮半島以三八线为界正式分裂成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並持續至今。

行政區劃[编辑]

朝鮮日治時期行政區劃為十三道制,道又分為府、郡、島[15],下一級為面、邑,再下一級為洞、里。[16]朝鮮總督府在朝鮮實行了一系列改造,大規模府郡面統廢合,並引入了有限的地方自治[17]。

朝鮮日治時期,日本在朝鲜半岛开展了包括兴建基础设施等的经济建设。但与此同时,日本开始没收朝鲜农民的土地,并将其所有权转让给移民到朝鲜的日本农民。1912到1937年期间,朝鲜的GDP年增长为4.2%,超过西欧和日本本土。[18]其对外贸易在1911年以向英国进口最多,占39.46%,其次依次为大清、美国、德国、荷属东印度、英属印度和俄罗斯帝国,以向大清出口最多,占54.79%[19]:227。

日本吞并朝鲜初期,朝鲜经济凋敝。为刺激经济,日本政府免除10年个人所得税。

通貨[编辑]

貨幣為朝鮮銀行券,匯率與日圓等值。

社会发展[编辑]

日本在朝鲜修建铁路、医院、学校等。小学从合并前的100所上升到1943年的4271所。人口从1910年的1313万人发展到1942年的2553万人。朝鮮人識字率1910年为10%,1936年上升到65%。朝鲜的白丁、贱民身份被取消。

慶祝京城-釜山間的鐵路開工之朝鮮人 有大型船舶停靠的仁川港 鐵路[编辑]

朝鮮半島最早的鐵路是日本與李朝簽訂 "日韓暫定合同條款" 取得鐵道鋪設權, 並於1894年8月20日開始鋪設由首爾漢江西岸的鷺梁津站到濟物浦站(仁川)的鐵路. 該鐵路於1899年完工後成為京仁線。

1905年連接首爾與釜山的京釜線全線完工通車,1906年為日俄戰爭運送軍事物資及士兵所鋪設的京義線(首爾-新義州)全線完工通車。

京釜線・京義線是为了连接日俄战争后日本获得的南满铁路,担任踏足大陆的帮手的角色。1910年通过合并韩国,日本获得朝鲜统治权,并开始铺设京元線及中央線・湖南線等。

在線路尚不完善的1925年(大正14年)時,為了使得朝鮮的鐵路經濟規範化,當時由南滿洲鐵道管轄、之後由朝鮮總督府所直轄的朝鲜总督府铁道來管轄、為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以及滿足居民的出行需要而修築了多條線路。

朝鮮半島的鐵路亦吸引了前往朝鮮的觀光客、促成許多西式旅館如朝鮮酒店的新建。此外,日本在大韓帝國末期未铺设轨道的京城进行了行政区划,并且铺设了路面电车。

汽車[编辑]

巴士和計程車均有行駛。由於日據時代,如日本本土一樣規定靠左行駛,從日本戰敗到現在的北韓及大韓民國,規定靠右行駛(參見道路通行方向)。

船[编辑]

日本内地和朝鮮半島間,有關釜聯絡船(釜山與下關間)的多條航線在運航。

航空[编辑]

日本國籍航空日本航空輸送(大日本航空前身)開闢日本内地與釜山、蔚山、京城等地間的航線,也有滿洲國的滿洲航空。不存在朝鮮本土的航空公司。

朝鮮日治時期,日本人在朝鮮半島興建了數百個日本神社,[20]並強迫朝鮮人到神社參拜,這一政策使朝鮮人信仰基督教的人數大幅增加,這些基督教會支持朝鮮獨立。[21] 日本投降後,神道教的宗教設施被朝鮮人拆除。

博览會

1915年總督府舉辦了始政五年記念朝鮮物產共進會,1929年又舉行朝鮮博覽會。

名產

朝鮮的白菜、山七面鳥(雁)、金剛山的石耳、光州的蘋果、大邱的水梨在當時被評為嘉物。[22]

此外、白頭山特産的篤斯越橘飲用水也獲得高評價。

文學 電影 演劇 舞蹈 音樂

受日本影響,新派劇和新劇興起。舞蹈家崔承喜活躍於世界各地。音樂則流行酷似日本演歌的韓國演歌[23][24]。

美術

高羲東(고희동)和金觀鎬(김관호)前往日本留學學習洋畫、使朝鮮接受洋畫。朝鮮總督府也有舉辦朝鮮美術展覧會(鮮展)。

體育

孫基禎於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代表日本參賽,並獲得金牌。

廣播

朝鮮放送協會以日語和朝鮮語播放節目。

姓名[编辑]

原有的命名習慣廢除後、京城開始跟日本内地一樣將女性名字取作「某某子」。[25] (史美子、金明子、李敬子、李光子、李美子、李民子等)。

飲料[编辑]

大日本啤酒與當地資本共同出資的韓國啤酒 (現海特啤酒)成立。此外、麒麟啤酒子公司昭和啤酒 (現OB啤酒)也成立。上述兩家公司使韓國的啤酒普及。

間諜[编辑]

朝鮮北部國界地帶,與蘇聯隔著圖們江,日蘇間的間諜戰時常上演[26]。

由於交通發達、對觀光地有廣泛關注[27]。

賞花名所 東莢温泉 大邱 達城公園 水原 西湖付近 華虹門 京城 昌慶苑 奨忠壇 素砂 其付近 仁川 月尾島 開城 鉄道公園 彩霞洞 桂東 成佛寺 平壌 牡丹臺 義州 統軍亭 鎮南浦 三和花園 扶餘 其付近 群山 公園 長城 公園 木浦 儒達山 場山 市街一帯 鎮海 市街一帯 全州 吉野山 全...

正在關注...

京城

地名[編輯].長安,隋、唐兩朝之京城;明清北京城,明朝永樂以後之京城;南京城,​明朝洪武至永樂年間之京城;鎮江市,東漢末年曾定名為「京城」;京城府,朝鮮日 ...

京城帝國大學

大日本帝國於1924年創立京城帝國大學,當時簡稱“城大”,是日本九所帝國大學的第六所,也是朝鲜半島最早的綜合大學,設有預科、理工學部、法文學部以及醫學部。

京城帝國大學

京城帝國大學是朝鮮日治時期成立的國立大學,於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廢止。大日本帝國於1924年創立京城帝國大學,當時簡稱“城大”,是日本九所帝國 ...

京城府

其前身是朝鮮王朝的首都漢城府,1910年(明治43年)日韓合併後改為「京城府」。「府」在這里相當於日本內地的「市」。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之後,一度繼續使用京城這個名字 ...

京城府

歷史[編輯]...其前身是朝鮮王朝的首都漢城府,1910年(明治43年)日韓合併後改為「京城府」。「府」在這里相當於日本內地的「市」。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之後, ...

京城府

京城府(日语:京城府,朝鮮語:경성부/京城府)是朝鮮日治時期的首都,是朝鮮總督府的所在地,其轄區相當於現在的首爾特別市。

京城府

首尔(서울)是韩国首尔市廳自2005年起對中文圈使用的中文市名,原文名稱自1948年改制特別市以来一直没有改名,是朝鲜半岛历史上唯一没有汉字名的首都。

京城府民館事件

京城府民館事件(日語:京城府民館事件,韓語:부민관투탄의거/府民館投彈義擧)是1945年(昭和20年)7月24日日屬朝鮮京畿道京城府發生的爆炸事件。

京城府民館事件

京城府民館事件(日語:京城府民館事件)是1945年(昭和20年)7月24日日屬朝鮮京畿道京城府發生的爆炸事件。是日本統治下的朝鮮最後的獨立運動事件。

京城府民館事件

京城府民館事件(日语:京城府民館事件,朝鮮語:부민관투탄의거/府民館投彈義擧)是1945年(昭和20年)7月24日日属朝鮮京畿道京城府发生的爆炸事件。

朝鮮首都

朝鲜总督府

朝鮮总督府是大日本帝國统治朝鲜期間,在朝鮮京城(現首爾)景福宫内设立的最高政府机构。朝鮮總督府大樓於1926年完工,位在當時漢城主要的南北向大街的 ...

漢城為什麼改名為首爾?韓國人曾經想改為「京城」,為何沒改 ...

2016年8月29日—韓國首都「漢城」改為首爾,如今韓國欲申請國名為「考瑞亞」...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朝鮮半島的中部。最早為周朝的真番東夷小國的 ...

首爾的名稱

首爾(韩语:서울Seoul)在百济王朝名爲慰禮城(위례성/慰禮城Wiryeseong)​,新罗王朝名爲漢陽(한양/漢陽Hanyang),高麗王朝名爲南京(남경/南京Namgyeong),朝鲜王朝復名漢陽,遷都於此後易名漢城(한성...

韓州豆腐鍋專賣店(京站店)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一段1號 B3 食樂大道

電話:02-2552-5171

韓華屋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96號

電話:02-2396-0596

韓圓韓國料理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四段53號2樓

電話:歡迎提供

韓式美食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公館路243號1樓

電話:02-2895-0937

新沙洞韓國烤肉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60巷三號

電話:歡迎提供

釜山館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浦城街13巷10號

電話:歡迎提供

韓湘坊(新光三越A11館)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11號B2

電話:02-2345-2389

漢城餐廳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33巷4號

電話:02-2511-2326

慶尚道韓國泡菜工房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華岡路55號(文化大學大忠館)

電話:歡迎提供

Major K 主修韓坊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二段116號

電話: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