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屋>【蕭文杰專欄】貢寮鄉馬崗、卯澳的石頭屋文資保存危機 2024

【蕭文杰專欄】貢寮鄉馬崗、卯澳的石頭屋文資保存危機

石頭屋 1人獨自蓋了15年!屏東「石頭屋」外觀像歐洲城堡|ETtoday...,「天外奇蹟」真實版!大甲爆紅「石頭屋」遭抗議髒亂中市府...,【蕭文杰專欄】貢寮鄉馬崗、卯澳的石頭屋文資保存危機|典藏...,不再擦肩而過守護土地與石頭屋的馬崗,不再擦肩而過守護土地與石頭屋的馬崗-島內散步,不再擦肩而過,守護土地與石頭屋的馬崗,先人智慧都藏在這裡!捍衛百年石頭屋,用古法與海共生,卯澳漁村百年石頭屋-典藏新北學,台中大甲石頭屋爆紅卻因為這件事被開改善單-民視新聞,大甲爆紅石頭屋高空美照曝在地人搖頭苦笑,大甲石頭屋「雜物炸出樓」網傻眼:天...

【蕭文杰專欄】貢寮鄉馬崗、卯澳的石頭屋文資保存危機

台灣的石頭厝是順應環境的風土建築,但是氣候、地理位置等的差異,即使同樣稱「石頭厝」,各自的樣式、石材、工法卻未必相同。

石頭厝的構築出現在台灣的山區、平原、海邊,類型、材料各有不同,篇幅所限無法逐一簡介。海岸類型的石頭厝,過去集中在北海岸與東北角,延伸至宜蘭無尾港(註1)一帶都有,而且在日治時期就有引起若干的關注。1930年代,《日本地理大系》就記載了富貴角附近的石頭屋,不過這個類型仍與卯澳、馬崗有差距,且隨著時代演變,傳統石頭厝的房舍與聚落已經快速消失。

1930年代,《日本地理大系》就記載了富貴角附近的石頭屋。(取自《日本地理大系》)

東北角海岸類型的石頭厝,可以以卯澳、馬崗為代表,即便馬崗、卯澳僅相距約一公里,但建築外觀上仍有一些差別,保存的狀況也不同。

這兩個海岸邊聚落,特色是先民運用智慧與火山地形的石材產生「人與自然的互動」,拓墾的老祖先面對冬天冷冽的東北季風、夏天常有的強烈颱風,在這類無情風雨下發展出了適地性建築。這類「就地取材」,鄰居、親戚利用彼此換工方式,相互協助至海邊挑選石材,聘請匠師將隨手可得的海岸砂岩打石,然後採用砌石、疊石頭工法蓋屋,他們以雜木、竹,或是以福州杉(註2)為樑,上覆蓋茅草,就成了東北角的特色建築,而隨著生活條件改變,石頭厝開始出現紅瓦、黑瓦、水泥瓦之類的屋頂。

此戶位於馬崗的建築,除了門樑是打石之外,其它幾乎是就地取材,表面珊瑚礁岩樣貌清晰可見。(攝影/蕭文杰)

東北角石頭屋建築是百年來延續的文化,極具特色。國民政府來台後,也有學者注意到,因而政府機關強調將致力保存東北角石頭厝的呼聲非常早,但是至今保存政策可以說是「 空嘴哺舌」。政客不切實際的花言巧語,是東北角石頭屋快速消失的主因。近期馬崗土地遭到財團進駐,導致少數傳承百年的石頭屋面臨拆遷,傳統漁業的生活、生態環境不保,文化保存的呼籲聲浪才又興起。

 

卯澳則較為人所知,但這個傳統聚落面臨的衝擊也較大。1980年代,卯澳至少尚存30多棟的石頭屋,但經歷多年來本地人口外移,部份土地被財團逐一收購,至今所剩無幾,殘存者也因為沒有文資身分,如今苟延殘喘。

至於馬崗尚存24棟完整的石頭屋,如今也恐遭滅村。而政府面對聚落保存無心,財團企圖改變環境以及利用觀光發大財的想像,是石頭厝滅絕的主因,以下概略簡述這兩個海邊石頭厝聚落。

兩層樓的吳家樓仔厝屋頂已經塌陷,2018年僅剩下斷岩殘壁。(攝影/蕭文杰)

殘存的卯澳石頭屋

卯澳古作泖澳,《縣志.開闢志》言:「地勢外為大海,兩方山峰,形若兔耳,內有小溪三道匯此,登高俯視,地形儼若卯字,故名。」將現在卯澳形容成即將消失的石頭屋聚落一點也不過分,但是這聚落的石頭屋曾經非常完整。1980年,環保人士、且曾任景觀建築系教授、監委的馬以工教授就注意到這聚落,他在〈小灣.老樹.石屋〉一文中這樣形容卯澳:

 

卯澳雖然離濱海公路很近,但是因為地勢低矮,在公路上幾乎看不見,更添加了它與世隔絕的氣氛。從公路邊一條不過二、三米寬的下坡步道,不過幾步路,就已經走入卯澳了。路的一旁是一條與路差不多寬的山澗,該是來自雪山山脈的山泉在巨石相疊的河床上奔流,村民把山泉接了管子,引到自己的家中。山澗的對岸,是接二連三相抱的巨榕,老根糾纏在巨石之上,老枝橫過山澗,榕蔭蔽天。

榕枝交錯之間,我們看到了由石塊堆砌的漁村,竟然全村沒有一幢水泥貼馬賽克的樓房,除了一台小貨車載著些菜肉前來販賣,全村是沒有一間商店。村中有一座廟,有一處廟埕廣場,不過幾十戶人家(註3),打漁之外,養養雞鴨,種種菜蔬瓜菓,與自然和諧共生。

——馬以工,〈小灣.老樹.石屋〉,《中國時報》,1980.12.20

 

而1989年11月2日《聯合報》有一則〈卯澳漁村躍身休閒重鎮——東北角完成開發計畫,將致力保存古老建築〉報導,在這則新聞當中,巨榕、老樹仍在,陳章瑞教授與台灣大學城鄉所都參與了相關研究,據該篇內容節錄:

 

東北角管理處表示,在兼顧風土文物保存、與觀光遊憩開發雙原則下,未來卯澳兩項重點規劃包括古漁村維護與展示,及遊艇港興建。台大城鄉所建議保存卯澳灣面海左側的古屋區及港灣小廟附近共約20餘座情形良好的石頭屋,將列一級保護區。東北角管理處希望能收購加以修復,未來成為展示性的漁村。

——〈卯澳漁村躍身休閒重鎮——東北角完成開發計畫.將致力保存古老建築〉,《聯合報》,1989.11.02

 

1989年,政府就已經宣稱要設立一級保護區,以維護卯澳石頭屋聚落,不過只聞樓梯響。(取自《聯合報》)

卯澳的石頭屋除了呈現聚落過去靠海吃海,也表現居民「靠石頭住石頭屋」的現象,雖然跟一般閩南聚落用石方法類似,採用平行砌、人字砌、亂石砌,但是海岸邊聚落,不會有土埆建材,少用紅磚、幾乎是以石頭為主。由於石材取得容易且不會腐爛,更耐強風與海鹽,所以除了屋頂,以石代木的方式很普遍,其石材有經過琢磨雕琢的長方形,也有直接採集、未經雕琢的海岸珊瑚礁岩,整體呈現出樸拙美。

無奈無論是東北角管理或是新北市政府,並沒有落實文化保存,到了2012年,農業局調查29間石頭厝僅10間狀況良好,當時的地方首長朱立倫做的不是文化資產的指定、登錄來修繕老屋,而是花了百萬設立照明設備。時至2019年的今日,竟然多數倒塌,或已經重建成毫無特色的水泥屋。

兩層樓的吳家樓仔厝屋頂已經塌陷,2018年僅剩下斷岩殘壁。(攝影/蕭文杰)

談起卯澳的石頭厝,最有名應該是吳家樓仔厝,這棟兩層樓建築相傳是日治時期,經營鰹魚場的吳永賜興建,一個尚未考證的說法是吳家樓仔厝曾經為酒樓。(註4)比較確切的資料顯示曾有一段時期是碾米廠,這棟建築與其它低矮石頭厝相比,可以推知在當年相當氣派,當地居民更以「樓仔澳」稱附近一帶。

但是因為地方政府缺乏保存決心,如今紅瓦的吳家樓仔厝屋頂已經坍塌,剩下斷岩殘壁,目前卯澳殘存的石頭厝老屋已屈指可數。

卯澳的漁村因人去樓空,漁村石頭屋年久失修,終究逐漸凋零,保存口號喊了多年,沒有實際行動,只做老屋調查,卻不肯給予老屋文資身分,也沒有輔導老屋的政策跟修繕補助,地方創生政策因土地利益淪落財團手中,青年難以返鄉創業,石頭厝老屋終究在卯澳大量消失、倒塌,僅存的單棟石頭屋還能稱聚落嗎?而單棟的石頭屋若再不保留,也缺乏整體漁村風貌的規劃,卯澳人終究會成為身在故鄉的異鄉人。

 

馬崗的石頭屋聚落

比起卯澳,馬崗過去較少被注意,這裡江、吳是大姓,至於地名馬崗,有一說是這樣的:馬崗原名作「卯崗」,因這一帶山岳由卯澳山綿延至此,形成高崗地形而得名。國民政府來台後因為音訛,改為馬崗。不過筆者在日治時期地圖及《台灣日日新報》上找到「碼崗」、「馬公」、「媽崗」的地名,這些名稱皆可能是馬崗舊稱,推測都是諧音所致。

馬崗的部分居民的先民是清代由卯澳遷移至馬崗定居,早期因軍事管制與交通不便,使聚落樣貌保持完整,但也就因為屬於管制區,使該區域的老照片十分缺乏。

早期馬崗建築群多為茅草屋頂,為了預防颶風,茅草屋頂仍需用繩索加強固定,下方穿洞的石器,就是固定屋頂的構件。(攝影/蕭文杰)

馬崗聚落建築群保存尚稱完整,這些石頭厝之外,還有多一層石砌牆,尤其是面海的石頭厝必定有防強風、強颱的「tsio̍h-lōo-á」。詢問居民「tsio̍h-lōo-á」漢字怎麼書寫皆無答案,在史料缺乏下,筆者推斷「lōo」可能是「硓」字,「tsio̍h-lōo-á」的漢文書寫可能是「石硓仔」。因為閩南語的「硓?石 」是指珊瑚礁岩體,這類石頭也出現在馬崗,只是為了要防強颱、強風,馬崗的「tsio̍h-lōo-á」幾乎都是以經過打石加工的石頭居多,至於「tsio̍h-lōo-á」是否寫成「石硓仔」,此說法是否正確還需要更嚴格地考證。

 

馬崗面臨海岸第一排的石頭厝,其外牆「tsio̍h-lōo-á」非常厚,只留一小處作為出入口,這是為了抵擋強風的防風牆。筆者目測最厚的「tsio̍h-lōo-á」防風牆約150公分厚,而石頭厝本體為了防強浪,下半部也用「tsio̍h-lōo-á」增加厚度。

「tsio̍h-lōo-á」最寬目測約有150公分寬,照片人物其實是站在「tsio̍h-lōo-á」上,由人物比例可推算「tsio̍h-lōo-á」大致厚度。(攝影/蕭文杰)

馬崗「tsio̍h-lōo-á」聚落依照地形及地勢興建,面海的石頭牆僅留小窗,用來觀測海風,順應地形逐漸升高而建。這建築以馬崗江家為代表,由建築體後方留有預防強風來襲、逃生的窗戶,建築讓人可以由後方輕易爬上屋頂,所以屋頂可以當成曝曬食物或棉被的空間。面海的附屬空間還有強颱必須將漁船拉上岸的船寮仔、平日煮魚的魚灶,以及曬石花菜的廣場。

馬崗聚落一角,曬棉被處就是「tsio̍h-lōo-á」。(攝影/蕭文杰)

馬崗的建築工法,與卯澳一樣是平砌、人字砌、亂石砌,居民因為財團的進駐,故提報文化資產中的「聚落建築群」。但是真實的聚落保存不只是保存建築特色、環境特徵,登錄聚落固然是符合下列基準之一即可:一、整體環境具地方特色者;二、歷史脈絡與紋理完整且風貌協調具保存價值者;三、具建築或產業特色者。

然而,馬崗聚落保存的精神,除了保存現有建物及修復破損石頭屋之外,應著重「石頭屋是居民存在的痕跡」此一概念,因此屬於在地人的知識系統與海洋文化下的生活技能是必須要存在的。過去林會承教授就直接說明,「成員」是聚落四個構成要件之一,理想的聚落保存應兼顧有形及無形的部分,所以保存計畫必須針對馬崗聚落整體,若只是走向選舉語言下,所謂寶藏巖式[1]的保存方式,那就只是標本化了馬崗聚落而已。

馬崗吉和宮由卯澳利洋宮分靈魚籃觀音,成為在地海神信仰。(攝影/蕭文杰)

此處為馬崗聚落內一處不顯眼的寮仔,屋頂雖已經更換成鐵皮,但是仍保有用繩索固定屋頂的習慣。(攝影/蕭文杰)

保存文化不僅僅是有形的建築物,也應該是活的、動態的保存,如海洋在地知識及海洋文化,唯有居民能傳承才得以真正的被保存。其中,包含獨特的魚藍觀音海神信仰,海女與居民在不同季節採集珠螺、觀音螺、斗笠螺(海鋼盔)、石花菜、紫菜的知識、捕抓海膽和龍蝦的方式、用魚灶煮寮仔魚、用獨特的工法醃製小卷、採集海岸植物海芙蓉製作藥酒,以治療骨頭酸痛或作月子食用,這一些都需要在地人來傳承。

 

馬崗居民於潮間帶採集。(攝影/蕭文杰)

而文化保存既然是政府應該做的,就請已經怠惰多年的新北市政府,拿出實際行動,用政策及文化資產身分保護這些瀕危、罕見的聚落。

 

註1 無尾港的石頭厝是石板,與馬崗、卯澳不同。

註2 經濟條件較好者會採用福州杉。

註3 由文獻判斷,馬以工教授並無逐一調查有多少石頭屋。

註4 卯澳現在固然是人口稀少的漁村,但是日本統治時期鰹魚產業興盛,因此大膽推測酒樓可能曾經存在。

References 寶藏巖式 (tw.news.yahoo.com)

正在關注...

1人獨自蓋了15年!屏東「石頭屋」 外觀像歐洲城堡

2016年4月14日—在屏東縣滿州鄉的永靖村,有間「石頭屋」民宿,外觀看起來有點像歐風的石砌城堡,其實這是由屋主劉秀貴,一個人花了15年時間,一塊一塊 ...

「天外奇蹟」真實版!大甲爆紅「石頭屋」遭抗議髒亂中市府 ...

2023年6月30日—台中市大甲日南里有一棟3層樓透天厝,近年被七旬劉姓屋主以廢棄物與彩色浮筒打造成繽紛「石頭屋」,吸引網友朝聖拍照。尤其屋主從海邊撿撿彩色的浮球 ...

不再擦肩而過守護土地與石頭屋的馬崗

但石頭屋極具歷史價值,當地住戶也開始為自己爭取權益,期望爭取馬崗漁村聚落保存,但因為很多建物材料隨著時代演進,不完全是以100%石頭屋的工法與形式,結合了部分現代化 ...

不再擦肩而過守護土地與石頭屋的馬崗

在地居民們所居住的原生石頭屋,一般以海邊、山上滾落之砂岩、咾咕石建成,分成亂石砌、人字砌、平行砌。馬崗又以亂石砌居多,面對海洋處跟現在建築不同,不會採用「海景第 ...

不再擦肩而過,守護土地與石頭屋的馬崗

文/島內散步馬崗聚落,位在台灣最東邊,在這裡的居民剩下大約100多位,但世世代代住在這已經超過百年。多數人經過馬崗,是不太會進入村子裡的,倒是對面的三貂角燈塔 ...

先人智慧都藏在這裡!捍衛百年石頭屋,用古法與海共生

2021年8月11日—石頭屋是東北角特色建築,用石頭就能抵禦風浪,但在馬崗、卯澳這樣的小村落,土地糾紛已危及石頭屋存續,村民奮起捍衛家園,更要保存與海共生的古早智慧。

卯澳漁村百年石頭屋

此石頭屋是二層建築,距今(2019年)已有150多年歷史。此建物位於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卯澳榕樹溪旁,屬於卯澳吳家所有。40年前屋頂還完好。可以居住,年久未維護, ...

大甲爆紅石頭屋高空美照曝在地人搖頭苦笑

2023年12月2日—台中市大甲區日南里有一棟3層樓高的透天厝,近年被七旬劉姓屋主以廢棄浮筒、石頭等海廢,打造成繽紛「石頭屋」爆紅,高空照猶如電影《天外奇蹟》氣球屋 ...

大甲石頭屋「雜物炸出樓」 網傻眼:天外奇蹟真實版?

2022年3月13日—台中大甲有一棟建築物,由於堆滿了石頭與雜物,近日受到網友熱烈討論,好奇屋主是什麼來頭、是否還有人住裡頭,甚至聯想到動畫《天外奇蹟》、《霍爾的 ...

新北貢寮

2023年7月20日—隱居於背山面海的傳統村落,擁有超過百年歷史人工堆砌的石頭古厝,這座純樸淡然時光緩慢的小漁村,曾經有段鮮為人知的璀璨風華。

石頭屋保衛戰1/石頭屋列文化資產3條法律戰線開打

2020年9月13日—東北角卯澳、馬崗石頭屋聚落原如台灣遺世獨立古漁村,30年前就有人倡議保存,但流於「空嘴哺舌」。馬崗土地易主後,新地主向...

石頭屋拚文資身分接續在地風華| 綜合

2020年9月13日—三貂角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潘王村說,卯澳具有百年歷史的「吳家樓仔厝」,樓房石造構件與石砌工法與一般石頭屋不同,房屋四個角落共有八個 ...

石頭屋聚落

就地取材、與海共生...在東北角一帶的漁村,尤其是卯澳及馬崗兩個漁村,都還可以看到早期居民用石頭搭建而造的房子,現在稱之為石頭屋。這些石頭屋大多來自家門前的海岸, ...

石頭屋聚落

在東北角一帶的漁村,尤其是卯澳及馬崗兩個漁村,都還可以看到早期居民用石頭搭建而造的房子,現在稱之為石頭屋。這些石頭屋大多來自家門前的海岸,大戶人家會找打石 ...

石頭屋聚落保衛戰東北角三國志| 綜合

2020年9月13日—東北角的卯澳、馬崗石頭屋聚落,宛如遺世獨立的古漁村,卅年前就有人倡議保存,但流於「空嘴哺舌」。馬崗土地易主後,新地主向住...

石頭屋蝴蝶農場

石頭屋蝴蝶農場位於宜蘭冬山鄉梅花湖旁,生態園區的空間裡,有莫氏樹蛙、台灣獼猴、山豬,還有漫天飛舞的螢火蟲唷...。還有抓周活動~鄰近梅花湖、幸福20號 ...

蘭嶼民宿‧石頭屋

蘭嶼石頭屋民宿位於蘭嶼椰油村,有獨特的外觀和獨立陽臺,海景房視野遼闊,周圍的山林有貓頭鷹叫聲,是旅人們最佳選擇,來這裡享受一下沒有壓力的島嶼, ...

雲林四湖石頭屋

在舞台上表演嗎?等你(妳)來報名石頭屋音樂招生:吉他班、薩克斯風班 ...

Oscar牛肉麵店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0號1樓

電話:02-2314-6623

吳興商圈好吃麵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69巷2號

電話:歡迎提供

三哥涼麵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二路162號

電話:歡迎提供

神佑涼麵

自己調製的涼麵醬料,可選擇自製的香辣醬或哇沙米,味道一流,本店還有古早味酸梅湯,養身健康的蜂蜜蘿勒籽,黑糖石花凍,另外開始有自製外省味的甜酒釀喔,也有熱的筍玉味噌麵喔,歡迎各味來本小店品嚐唷!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虎林街164巷2號

電話:歡迎提供

新埔客家板條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78號

電話:0920-520-124

你好魷魚羹(西門總店)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漢中街34-1號

電話:02-2389-6481

快樂小吃舖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245巷13弄1號

電話:歡迎提供

鍋燒麵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一段737巷31號

電話:02-2799-8042

環河南路二段街邊擔仔麵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125巷5號

電話:歡迎提供

南機場福州伯的店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二段305巷3號

電話:02-2301-8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