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行>阿美族 2024

阿美族

阿美族行 2023阿美族詳細大解析!帶您認識阿美族祭典及豐年祭活動!,什麼是阿美族?-Skyscanner台灣,認識原住民族-族群介紹,認識原住民族-族群介紹-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阿美族,阿美族-原住民族委員會,阿美族-熊臺灣,阿美族-傳統文化-原住民數位博物館,阿美族-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阿美族-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阿美族-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Wikipedia,阿美族的文化傳承與傳統教育,阿美族簡介阿美族分佈在台灣東部,阿美族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Facebook

阿美族

阿美族原鄉主要分布範圍

阿美族(阿美語:Amis、Pangcah)是臺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主要分布於花東縱谷平原與海岸山脈各大鄉鎮,少數分布於屏東縣牡丹鄉、滿州鄉一帶。總人口數約21萬6600餘人,是台灣原住民中人數最多的族群,也是台灣第三大族群。[2][3]

阿美族通常自稱為「Pangcah」或「Amis」。阿美族語「Pangcah」在某一部分的阿美族部落是「人」或「同族」的意思,而「Amis」是「北方」的意思,也是卑南族人稱呼卑南族部落以北的族群的稱呼。[4]。Pangcah的自稱有一說可能源自於從基拉亞散(Cilangasan)向外遷移後對自我來源的描述,進而變成自我族群認同的稱呼,除此之外,由於發音類似舟的意思,因此有指象徵從海外行舟至此的人,過去較多人意識為番人或番社的意思,但族群大量使用其名稱之後,現今也慢慢淡化此意。

語言[編輯]

阿美族的語言為阿美語,語言學上被歸屬於臺灣南島語言,是目前各臺灣原住民族語言當中使用人口數最多的語言。此外,臺鐵各級列車行駛花東鐵路中途各站會增加阿美語廣播。

阿美語除因近代歷史因素,甚多使用日語以外,甚少受外界語言影響。其原始語彙上與馬來語與印尼語相似。如:

漢語 阿美語 印尼語 備註 我 kako [kakʊ] aku 阿美語我的屬格為ako。 你(你們) kamu [kamʊ] kamu 阿美語為「你們」,印尼語為「你」。 家 loma [ɺʊmaʡʰ] rumah 豬 fafoy [fafʊj] babi 阿美族語近代才出現b輕唇化f 章魚 sorita [sʊrita] gurita 推測章魚應該是阿美族祖先喜愛捕食的最親近海產之一。 吃 kaen [kaən] makan 阿美語吃早午晚餐皆以ma開頭,如吃晚餐為malafi。 水 nanom [namʊm] air 印尼語的「喝」為minum 。阿美語的「喝」為minanom。 這裡 tini [tini] ini 眼睛 mata [mata] mata 有 ira [ira] ada 五 lima [ɺima] lima 與印尼語與菲律賓語都同。 四 sepat [səpat] empat 六 enem [ənəm] enam 十 polo [pʊloʡʰ] puluh 你好 Ngaay ho [ŋaʡaj ho] Apa Kapar 台東阿美族豐年祭時問候語為「Makapahay」,意思是好看的、漂亮的。

此外兩語言的相似之處還有所有格皆位於名詞的後面,主要的差異則是因歷史因素,印尼語有許多荷蘭語、阿拉伯語、印度語、波斯語、閩南語與客家語的外來語,馬來語很多英語的外來語,而阿美語的主要外來語則為日語,部分為臺灣臺語及臺灣華語。 另外毛利語及他加祿語也有一些與阿美語相似的原始語彙。

族系分布[編輯]

阿美族根據地理分布、傳統習慣及語音差異等因素,可以進一步分為北部(南勢)阿美、中部(秀姑巒)阿美、海岸阿美、馬蘭阿美、恆春阿美 等五個分類群。

阿美族原鄉分布於花蓮縣、臺東縣和屏東縣境內。人口大部份居住在平地,較少處於山谷或群山之中。隨著經濟型態的轉變,長年旅居都會區的阿美族人,也在臺北和高雄等都會區中建立了以阿美族為主體的社區或聚落,如基隆市的奇浩社區和新北市汐止區的山光社區等,在台灣各地都有族人的身影。

在板橋車站舉辦的阿美族豐年祭,參與族人圍成圓圈起舞,是祭典中的重要儀式之一。

阿美族的起源傳說與大洪水、檳榔、兄妹婚有關。

阿美族在傳統上被歸類為母系社會(母系親屬制度),婚姻型態為男性從妻居,家族事務多以女性為主體並由女性負責,家族產業之繼承以家族長女及其他女性為優先;家族/氏族多指母系一族。然而在部落中,有關部落大小事務則是由部落男子所組成的年齡階級制度(selal)和集會所來負責部落事務的統籌規劃與分工執行;各階級負責各種不同的任務與工作,並且聽從青年之父(mama nu kapah)與長輩們的指導。阿美族女性對於部落事務則沒有議事權,甚至不得於平時進入集會所(Taloan / Soraratan / Adawang / Sefi)。

阿美族的傳統祭儀,舉行日期、儀式流程各部落都不同,大致上有豐年祭(ilisin / malikoda / kilomaan / malalikit)、播種祭(mitiway)、捕魚祭(komolis)、海祭(mikesi/ milaedis / komolis / misacepo/ miwarak)、祭祖靈(talatoas)、驅除瘟疫祭(misalifong)、祈晴祭(pakacidal)和祈雨祭(pakaorad)等等。許多祭典內容原有嚴格男女分際、性別禁忌、精神意涵等,可惜因時代變遷,宗教信仰改變或主持祭典儀式的巫師(sikawasay)凋零而有所更易或失傳。

豐年祭是阿美族重要的祭祀儀式,其重要性相當於漢人的農曆年,是族人與祖先、神靈團聚的時間,具有經濟、教育、訓綀、宗教以及政治軍事上的功能。在日治時期與基督教傳播盛行期間,因其功能性,許多部落的豐年祭活動幾度被禁止,並因此造成豐年祭傳承的斷代。豐年祭通常在每年七至九月間進行,主要為耕地收獲後的時節舉辦,早期則是在小米收獲過後舉行;天數則依各部落而異,一般是由各部落耆老(matoasay)來決定,傳統上短則三天,多則半個月,並依氣候條件造成的收獲時間不同,大抵是由台東阿美族部落先舉辦,之後才陸續由花蓮阿美族接辦。祭祀過程與內容依各部落習慣上之不同而有差異,如年齡階層(selal)的訓練與進階、祭祀流程等,傳統上主要會包括迎靈、宴靈和最後的送靈三大階段。豐年祭期間會進行捕獵、採集或購買食物,並由族人們共聚分食。[5] 而因應時代改變,許多部落在豐年祭尾聲,會進行各階層的各自表演,一來是寓意在延續階級之間的凝聚力,二來則是為了傳遞歡樂的氣氛。部分部落甚至已經出現了女性階級,並且一樣在豐年祭期間分工並表演。

阿美族傳統文物中包含有陶製品(主要是女性負責製作,目前大概只剩下花蓮豐濱鄉的貓公部落有傳承)、編藝品(使用材料:竹、藤、莎草、香蕉絲、月桃等等)和其它手工藝品(如傳統服飾、樹皮帽、木雕和各類工具等等)。

沿海阿美族目前尚有部分部落保有製作排筏的技藝並在平時出海獵捕魚類,如台東長濱鄉的真柄部落(傳統竹筏)和大俱來部落(現代膠筏)。沿海阿美族除乘船出海之外,部分族人會潛水獵捕礁間魚類、海膽等海產,女性族人則大多會採集潮間帶海草和貝類。傳統上,女性被禁止上船活動。

阿美族的生活中從不缺乏音樂和舞蹈,婚宴和喜慶場合中,常見到阿美族人會起身歌唱和跳舞,此時,除了各部落或各分類群裡會有固定的傳統歌舞之外,也常見流行歌舞或阿美族人的即興創作。但是豐年祭歌舞則只會在豐年祭儀呈現,在一般場合中並不被允許。在現代,許多阿美古調也被錄製或改編並傳唱於世。

在傳統信仰上為泛靈信仰,各部落也有巫師/祭司系統,祖先或祖靈亦屬神靈,但不是指有專門神通或管理特定事務之神。基督宗教傳入後,許多族人改信基督教,而傳統信仰雖仍存在但並不普遍。目前,傳統巫師/祭司系統則絕大多數亡佚,只剩下極少數部落才留有口述或是即將面臨傳承消失。另外也有相當比例族人信仰漢人民間信仰,包括馬蘭部落及恆春族人[6],亦有自行建廟祭祀者,例如楊傳廣。

台灣原住民阿美族手工製造的捕魚工具三角網

下列為阿美族的各種祭典[7]。

豐年祭:祭品以糯米飯、米酒、獸肉為主,祭典過程中除了重要活動,其他就是眾人共享阿美大餐,取自大自然的各種新鮮野菜,以豆類、藤心、芒草心、雞肉、豬肉為主。海祭:又稱為捕魚祭,祭品以阿里鳳鳳為主,另一個祭品是芒草結,即把割下的芒草插在土裡,末端留下留嫩的一葉,其餘打個結,用以象徵強韌的生命力。由於阿美族信奉的海神-卡費(Kafit)忌諱綠色的葉菜,因此在此時的祭典中是不可食用葉類野菜,或許這也是十心菜成為阿美族野菜的原因。所謂的「心」指的是植物的嫩莖,阿美族所食用的野菜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心菜分別為黃藤心、林投心、芒草心、月桃心、檳榔心、山棕心、甘蔗心、鐵樹心、椰子心和臺灣海棗心。[8]小米收穫祭:古早採收小米時,通常用山棕葉來綑綁,山棕心與豆類(早期主要是樹豆),是小米收穫祭中食用的野菜。小米是早期臺灣原住民的主食,對原住民而言,小米是植物中最敏感的精靈,好像具有靈性一樣,有靈耳、靈眼、靈覺。相對地、禁忌也特別多,稍不留心就會惹來災禍。在田裡收割小米時,不但講話要小心,動作更要謹慎,使用「休息」、「完畢」、「回家」等日常用語以及放屁、打人等動作,都不能說也不能做。在稻米取代小米成為阿美族的主要糧食作物(小米)之後,小米收獲祭已名存實亡。播種祭:煮龍葵湯來祭祀神明,以祈求將來能豐收,到了天一亮便出門播種。狩獵祭:這是一年最後一個祭典,藉由捕獵的活動,讓家族、親戚、平日換工的夥伴們一起享用捕肉的獵物,獵物以鳥類為主,通常與樹豆、鵲豆一同煮食。建屋祭:年初的第一個祭典,主要意義是祭拜掌管田獵、耕作、太陽與守護的戰神-馬拉道(Malataw),同時也是男性年齡階級晉級的一個祭典(現代多併入豐年祭期間擇時舉辦),女子皆不得靠近。食用的菜餚是豆類、烤雞、藤心、地瓜與芋頭,葉菜類則禁止食用。祭祖:全村以家庭為單位全員參加,由女祭司擔任家人與先祖的溝通者,祭品是生薑、糯米糕、檳榔、酒等等。巴格浪(Pakelang):華語無適當對應的翻譯。原始的解釋是:喪家一切的告別儀式完成,往生者入土為安之後,喪家以pakelang做為結束,告一個段落並答謝親友幫忙。現今則無論家屋落成、光榮入伍、金榜題名、婚喪喜慶,在典禮結束後,男子至河、海漁撈,眾人共食魚獲作為收心,回歸日常生活秩序的儀式。 kiloma』an(豐年祭)的流程Day1 觀察日/計畫會議:準備會議、決定日期。Misahafay、miasik to niyaro、 milikakawa Day2 panemnem交代任務:pakafana』 to liteng迎靈日、misatera敬天祭日、 miromromay青年之父的試煉、pacaedong促使;命令;交付任務 Day3 mikesi.malingad,pafataan、misakedac、micelem ilako solita orang

cekiw pakadac.

Da...

正在關注...

2023阿美族詳細大解析!帶您認識阿美族祭典及豐年祭活動!

2022年10月13日—阿美族豐年祭時間在每年7月中旬至9月初,各村有自發性的豐年祭,台東縣在7月份展開,花蓮縣則在8月,其中最常見的祭典儀式有成年祭、迎賓舞、豐年舞、耕種 ...

什麼是阿美族?

2016年6月2日—臺灣原住民有16大族群,最大的族群就是阿美族,總人口有大概18萬餘人,一般他們會在花蓮、台東和屏東聚居。而阿美族在不同地域會有不同的名稱,南部的阿美 ...

認識原住民族

阿美族行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因他們相信多偶婚會遭受天譴而有不當的後果;也因此,他們離婚和再婚盛行。阿美族為母系社會,傳統上為男嫁女娶,婚後居妻家,財產亦由女 ...

認識原住民族

阿美族為台灣原住民十四族中人口數最多的一族,大多分布於台灣東部地區,以花蓮到台東一帶的縱谷平原與海岸山脈外側之平地為主,也有部分族人居住於屏東恆春地區。1899 ...

阿美族

阿美族.簡介;美麗的家園;生活圖像;祖先的規範;風俗與民情.簡介.阿美族人群聚而居,部落規模大、人口多,祭典活動特別盛大,以每年的豐年祭典最具代表性。

阿美族

阿美族自稱為「pangcah」(邦查),含有「人」、「同族人」的意思,臺東的阿美族人多數住在卑南族的北邊,被卑南族人稱為「Amis」,有北方人、北方民族的意思,後來 ...

阿美族

阿美族分為北部群、中部群和南部群。北部群包括南勢阿美,中部群包括秀姑巒溪及海岸阿美,南部群包括卑南及恆春阿美。,主要分佈於花蓮、台東兩縣,台東市是阿美族人口 ...

阿美族

阿美族所處環境造就了阿美族人相當獨特的飲食文化。阿美族人的飲食文化中的特色有三大點︰海鮮水產食物的喜好、擁有豐富的野菜文化、以及風味特殊的醃生肉 ...

阿美族

阿美族(阿美語:Amis、Pangcah)是臺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主要分布於花東縱谷平原與海岸山脈各大鄉鎮,少數分布於屏東縣牡丹鄉、滿州鄉一帶。

阿美族

阿美族(阿美语:Amis、Pangcah)是台湾原住民的一个族群。主要分布于花东纵谷平原与海岸山脉各大乡镇,少数分布于屏东县牡丹乡、满州乡一带。

阿美族的文化傳承與傳統教育

由吳明義著作·被引用2次—第三天曰pitanam,為新sapalengaw預行演習儀式之日。到了舉行就任式的當天(第四天)新任的sapalengaw天亮即起身,通知所.有親族們請他們來 ...

阿美族簡介 阿美族分佈在台灣東部

以下種種主要祭禮。...,預祝將來小米莊稼豐收。...器皿清洗乾淨,以免與小米的精靈相剋。...順小米豐收。...長大了。...行。⑹乞晴祭Pakacidal:這是不定期的活動,如 ...

阿美族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美族是母系社會,家族事務是以女性為主體並由女性負責,家族產業之繼承以家族長女與其他女性為優先。家族/氏族多指母系一族。在部落中,有關部落的大小事務則是由部落 ...

清香鱔魚麵

地址:台南市新營區延平路46-76號 (第二市場內)

電話:06-632-8341

廖家老牌炒鱔魚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沙卡里巴 113 號

電話:06-224-9686

土司边

地址:台南市永康區中山南路246號

電話:0916-566-055

華夏湯包

地址:台南市永康區大灣路711-1號

電話:06-272-5399

阿亮鹹酥雞三角骨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金華路三段72號

電話:歡迎提供

古味燒肉串(花園夜市)

地址:台南市北區海安路三段(花園夜市第13排28號)

電話:0987-030-168

(興)大腸香腸黑輪

地址:台南市下營區中山路一段93號

電話:歡迎提供

漁光島 5元阿婆茶葉蛋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漁光路89巷43之5

電話:歡迎提供

楊家土魠魚羹

地址:台南市新化區忠孝路89號

電話:06-597-0558

香圃麵店

地址:台南市南區大同路二段63號

電話:06-214-2480